盐昔昔

【靖苏】五云裘 章四十二(ABO)

*和尖尖 @小小爵士的联文!!!!!我爱尖尖!!!!!

*架空AU。ABO加持。

*高亮:本文ABO设定中,无信息素、无发情期、无标记!!!三无ABO,绿色健康的ABO(依旧很黄)!!!

*和亲梗。

*草原游牧民族首领琰X中原王室私生子苏。

*一切的一切全是编的。没有值得考据的地方。

风刮得很快。

这股长风从边关浩浩荡荡吹入中原,南下至苏氏王朝腹地,很识趣地停留在距金陵不远不近的地方。

这股风的名字叫流言。

除了王都及其附近免于此次轰轰烈烈的灾祸的大小城池以外,无论曾受的灾情轻重,越是民不聊生的穷困之地,流传的某个预言性故事就越盛行。

故事从很久以前说起,那时中原大地上也是灾病横行,但某日北方升起一颗熠熠流光的星子,然后中原便有神女下凡,长于江南,踏遍漠北,带来草药,治愈众生,被奉为医圣。

之后神女去往北方天际,星星升起来的地方,在那里诞下后裔。这次流疫四起,万民潦倒,意味着解救众生于危难的人就要来了,那个人就是神女医圣的后裔。

这位后裔姓甚名谁暂时无人知晓,但是有很多走投无路的人愿意凭着流言带来的一点希望苦苦煎熬。因为多年以前,中原确实出过一名医术卓绝的医女,但死在了北方羌地。

流言不仅在穷困之地流窜,也堂皇地入了中原的边境重镇,辽远与抚定二城。

这二城守将是两兄弟,一个聂锋,一个聂铎,是令萧景琰最为头疼的两个将领。

他们是赤焰旧部,当年赤焰军作为苏氏王朝最强的军队,一改南人以步兵为主的体系,大力发展骑兵,就连武器也不只是马刀,而是狼牙槊,面面是刺,在迎敌时能将敌人剐得面目全非。

故羌族虽因物资短缺,将随时骚扰中原边境,抢完就跑的习惯延续到萧景琰的父亲这一代,但自萧景琰为王以后就绝后了。

毕竟他亲眼看见过老羌王在与赤焰军对峙,硬碰硬,到惨败的过程。

真正令萧景琰头疼的原因不是因为有了赤焰军镇守,羌人抢不到东西占不着便宜。萧景琰重视发展生产,且朱氏太后手握重权又足够软弱,所以如今羌人的物资源源不断,根本不需要费力去抢。

他头疼的是自己吞并中原的野心被这两个将领以及他们筑起的铁桶般的防线挡在关外,似乎很难实现。

因为无论是梅长苏的父亲,还是后来的朱太后,都没有蠢到要让苏氏王朝彻底灭亡的程度,他们清楚即使要除掉足以威胁自己位置,手握兵权的将领,也要留下干活的人。

被留下的就是聂氏兄弟,他们守着边境要地,高筑城墙,勤练军士,修习阵法,老羌王派去的游击队屡战屡败,萧景琰至今未能领兵踏入中原一步。

可是现在事情有了转机。

萧景琰有了梅长苏。

赤焰军是梅长苏外祖的父亲一手创立的,传到他母亲这一代留下了赤焰军唯一的信物给梅长苏——赤焰手环。

中原流言四起时,梅长苏也没闲着,他拿着赤焰手环入辽远城去见聂锋,赤焰遗部见到了林家遗孤,除了热泪盈眶抱头痛哭之外,聂将军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

他与聂铎正要揭竿而起,诚邀梅长苏加入。

原因有很多,苏氏王朝气数已尽,奸佞将要对远在边庭的守将下手,国仇家恨,作为朝堂党争帝王权术牺牲品的赤焰,军功赫赫却被满门抄斩的将领,冤死的将门之女……

逼他们举起反旗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手下的士卒已很久没有领到粮饷了。

朱太后龟缩在南边,北方离羌族太近,朝中尽是朱氏的亲信,嘴上说说报国尽忠可以,实际上根本不会有人愿意放弃荣华富贵到这片地域来卖命,于是北方大片土地与百姓形同放弃。

即便如此,朝中朱氏的几位亲信还担心聂锋聂铎手握兵权威胁王都,上书请求限制兵屯规模,朱太后想也不想,同意了。

将领苦守边塞,是为国尽忠,指责所在,但如若以此大义去苛求那些只为填饱肚子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参军的平民,就太过于苛刻了。

训练有素的赤焰军好歹未生兵变,但逢如此境遇,也不是当初以一当十的虎狼之师了。

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朝廷开了两三次敷衍的空头支票,凑来一些粮食,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这边士兵断粮断饷,那边太后大办生辰宴,对此二城中辛劳困守的人们来说,终于不得不反。

这时梅长苏来了,身后是羌族大军,还有一个英明的羌王。

新任羌王与他的父亲和先祖不同,对此聂家兄弟深有体会。萧景琰派人往城中给他二人送过礼,他们拒绝了,但从此开始重视这个有手段的新任羌王。

接着羌王默许羌人前往辽远与抚定,与城民互市,这次聂家兄弟没有拒绝。

后来羌族的边关五城崛起屹立,与羌族交易反倒成了辽远与抚定城中,除屯田以外不可或缺的获取生活资源的重要途径。

至此,流言顺利吹入辽远与抚定既高且厚的坚固的城墙,聂家兄弟与手下兵卒似乎还在尽忠职守,替朱太后看守家门以便她躲在后方安然享权用势,实则已作为将来“清君侧”的重要势力,归入梅长苏麾下。

梅长苏在羌族的声望日渐高涨,就连戚猛这等平日里最看轻文弱书生的虎将也对梅长苏心悦诚服。

这一次梅长苏将聂锋与聂铎同意归降的消息带回羌族,羌人纷纷将或大或小以表心意的礼物敬献给王后。

当晚,萧景琰设宴为归来的王后接风洗尘。

当然,风与尘,羌王是绝不会让他的王后沾上一星半点的。

梅长苏虽然连日奔波,但到了辽远与抚定,见的是赤焰旧部,与他们言明志向,互相问清过往后,更是一拍即合,聂锋与聂铎揪住他好一顿盛情款待,那架势似乎他从前惨痛的经历都应该归咎于他们。

而回到那拉提,迎接他的则是萧景琰劈头盖脸的一顿接风洗尘。无论梅长苏如何解释自己这些天过的是何等安心的日子,见到的是多么忠诚的旧部,羌王就是认定王后劳苦功高,必定受累了。

即使他派给王后大队人马,即使他吩咐照顾王后的人如若有任何不周之处,王后少一根汗毛他们就要掉脑袋,即使他知道梅长苏去见的是可以交心的熟人,以赤焰军天下为主君为客的秉性,劝降一事必不会有什么坎坷。

那晚,接风宴罢,萧景琰与梅长苏入帐,同榻同衾,相拥细语。

如此旖旎情状下,他们谈的话却与气氛毫不相干。

萧景琰问梅长苏:“都道忠臣不事二主,聂锋与聂铎来助我们,将来为人诟病,岂不毁了赤焰英名。”

于萧景琰意料之外,梅长苏闻言之后,并未显出任何为难神色,除了坚定,还有决然。

他告诉萧景琰:“当今民不聊生,若只认掌权者,忠于朱氏,无异于助纣为虐。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故赤焰军忠于天下人,忠于天道,自此军出世以来,从未事二主。”

此番话毕,萧景琰无言半晌,将梅长苏搂过来抱紧,低眉去看他,但见他眼睫轻轻扇动,瞳孔清明,世间污浊入不了这双眼睛,而纷繁的尘埃只会在他目光所及之外落定。

他的眼里看见的只有一条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那条路的尽头是王座,是任何一个历经更迭的王朝,是生生死死的人群。

萧景琰会持剑,在他的陪伴下一起走下去,与从前所有英明的君主一样,走到路的尽头,天下归心。

======

没想到吧我又更了【叉腰】

是的我自己也没想到

评论(35)

热度(173)